健康院姑娘說我的孩子「跌穿生長線」,是什麼意思?
要知道「跌穿生長線」是甚麼意思前,首先我們要充份了解生長圖表(growth chart)是什麼?
就像成年人有高矮肥瘦一樣,嬰兒出世時亦可能有不同身形。嬰幼兒每日都在成長,生長圖表(growth chart)讓我們知道孩子的生長速度是否合乎標準。生長圖表一般會劃分出 3、10、25、50、75、90、97 七條生長線。將身高、體重、頭圍等資料放於生長圖表,就會知道位處於哪一條生長線。
例子:一個出生體重3公斤的嬰兒,就大概會位處第25條生長線,即代表100位同一天出生的嬰兒,如按體重順序排列,該嬰兒的重量大概排第25的意思
香港的生長圖表於1993年由本地兒科醫生用香港兒童的生長資料製作而成。
如何分析生長圖表及生長線?
坊間有很多關於生長圖表及生長線的誤解,例如:
X 生長線排名越高越好
X 追求第50條生長線,因為才是標準
X 在最低的一兩條生長線,代表生長有問題
但事實上,身高體重位處哪一條生長線並不是最大問題,只要嬰幼兒有一路沿着生長線嘅趨勢去生長就可以,即是如果嬰兒的體重一出生位處於第25條生長線,之後他只要繼續沿着第25那條生長線去增重就可以了,所以即使相對「細粒」的孩子,只要健康增重,父母便不用太擔心! 緊記不用將自己孩子與其他孩子比較,因為每位孩子都會按着自己的生長線成長
健康院姑娘說我的孩子「跌穿生長線」,是什麼意思?
生長趨勢愈來愈慢,例如幾個月後出生體重由第25條跌至第10條甚至第3條生長線,就叫做跌穿兩條生長線。
跌穿兩條生長線或以上,醫學上就可以界定為生長遲緩(faltering growth/ weight),但出生體重大過第90條生長線或少於第10條生長線,生長遲緩的定義就略有不同。
研究顯示,生長遲緩的主要原因是營養或餵食問題,例如整體攝取不足、飲奶或進食份量不夠、太遲加固、加固進度太慢等,醫學問題只佔少數(只有5%)。
如有生長遲緩或跌穿生長線情況,建議必須由兒科醫生、兒科營養師及有相關訓練的言語治療師評估背後原因。
左圖:健康增重,體重從出生開始一直沿著第25條生長線增加
右圖:生長遲緩/跌穿生長線,體重從出生開始的第25條生長線,在三個月大時跌至第10條,在六個月大時跌至第3條生長線
本文章並不能取代醫護人員對兒童生長的正式評估,如對孩子的生長趨勢有疑問,敬請諮詢兒科醫生或兒科營養師。
資料來源:
唯食Feeding Foodies – 香港第一所嬰幼兒餵食門診
英國及澳洲註冊營養師、兒科營養師黃思敏 Candy Wong